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4)15-0239-02
工程活动是联系科技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桥梁,其好的推行,关系到科技的进一步进步与应用。工程活动是有组织、有利益诉求的高度复杂的社会活动,自然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人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其设计、决策、推行等不只涉及工程本身,还会对社会的安全、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很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1]。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方位进步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是工程推行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工作过程中常会面临与别人、企业、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怎么样和谐相处的问题。他们是不是拥有工程伦理素养,直接关系着每项工程会不会成为建设漂亮中国的一块坚实基石。
1、高职铸造专业学生拓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工程伦理指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起,工程伦理学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兴起。
20世纪80年代后,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渐渐走入建制化阶段。工程伦理处于人文社科和科技相交叉、融合的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据了尤为重要的地方,国内工程伦理教育起步较晚,但有部分本科院校在积极推进,教学成效颇佳。
1.铸造行业进步迫切需要“能文会武”的综合性人才
铸造是汽车、航天、石化、电力、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基础。伴随世界市场经济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施等范围的高速发展,装备大型复杂铸件的需要量愈加大,对铸造金属的性能及铸件本身的靠谱性等需要愈加高。铸造行业“十二五”进步规划明确提出五大进步策略(精品策略、绿色铸造策略、结构优化策略、自主革新策略、人才策略)以提升国内铸造业进步的整体水平。而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铸造行业进步的瓶颈、弱点,铸造企业、行业协会、教育部门等各级领导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紧急性和紧迫性。
2.铸造专业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四个掌握”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需要,即掌握认知、掌握做事、掌握一同生活,掌握做人。因此,看重高职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不止是年代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地体现了人文精神与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入,代表着工程技术进步的方向。对大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地工程伦理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工程素质,并对大学生以后的专业行为产成长久的影响。
传统重理轻文的教育办法,非常难培养出新年代背景下具备工程伦理素质的专业人才。工程伦理教育已逐步引入国内高校教育计划,开设专业工程伦理课程、讲坛、案例剖析、角色饰演与嵌入式教学模块等得到愈加多的领导和老师的认同和应用。拓展工程伦理教育有益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符合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需要。
3.铸造企业进步迫切需要具备职业素养的铸造专业人才
国内近三万家铸造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中小微型企业,平均规模小,技术落后,技术革新能力差、创造专利相对较少。高校、研究院的科技成就工业实际转化的比例较低,同时也面临着资金困难、人才匮乏等问题,紧急妨碍企业的成长。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铸造行业限制愈加多,水平需要和环境保护呼声愈加高,社会舆论监督重压愈加大。如“铸造行业准入条件”、“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国家十二五进步规划”等的发布将迫使企业进行改革,技术升级,管理体系提升等很多问题,朝着“专、精、特、新”的方向进步,走专业化道路。不然企业将面临兼并、破产等问题。因此,企业的进步不能离开人才,更不能离开对企业忠诚的具备社会责任的专业人才[2][3]。
2、铸造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的核心责任
铸造是人类学会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办法,经过千年历史的积淀,工艺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国内现有铸造企业约三万家,中国铸件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是一个铸造大国,但离铸造强国还有非常远的距离。有很多问题如铸件水平差、单位产量的能耗和材料消耗高、环境污染紧急、无序角逐、研发能力薄等急待解决。铸造生产过程中,工程伦理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和迫切。如对环境污染紧急、铸件单位产量能耗是发达国家2-3倍,安全事故频发,用工环境恶化,铸造专业人才短缺等。这类问题假如处置不当,必然危及铸造工程专业的健康良性进步[2]。
高职铸造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在工厂一线现场担任技术或者管理工作,工作环节冗杂对综合操作技能需要高,需要拥有好的专业常识技能和职业伦理常识。因此,怎么样切实提升高职材料成型与控制类(铸造专业)大学生的职业伦理水平,是一个非常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的课题。通过连续在五届铸造专业学生拓展工程伦理教育,与在构建“高职铸造人才培养策略”的同时,走访企业,调查企业经理、人事、技术等负责人与毕业学生对铸造专业工程伦理的认识和应用状况,结合我校课程特征,提炼出适合的工程伦理教育核心责任[3]。
1.对社会的责任
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行业职业准则;参与技术改革、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与时俱进学习社会责任ISO26000等有关标准。
2.对技能的责任
系统学会专业基础学科、专业主干课程、高级课程(CAE/CAD/迅速成型)等常识;熟练学会个人职业技能;实时知道铸造行业前沿技术;拓展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3.对商品水平的责任
积累工作经验,辨别铸件缺点种类,剖析产生缘由,提出工艺或操作改进手段。深入学习ISO9000系列水平管理体系核心内容,形成标准化、步骤化水平控制办法。 4.对安全生产的责任
看重安全生产,遵守企业有关安全规章规范,明辨铸造生产车间安全隐患原因。正确佩带和用劳动防护用品,正确操作设施,不鲁莽冒进违规操作,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增强事故预防和应对处置的能力。对强令冒险作业和违章指挥,应当予以拒绝。
5.对雇主的责任――诚信
认可企业价值观、诚信工作、竭尽才能智慧创造价值;理性认识“跟风式”的跳槽行为;守旧公司商业、技术秘密。
3、融入铸造实践教学的工程伦理教育
针对这五大责任板块,结合铸造专业实践课程的特征与学生的学时与常识结构,确定把培养“社会责任、技能常识、水平意识、安全、诚信”这五项作为大家实践教学中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
现在高职铸造专业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其中总共有超越一年的学时用于安排实践教学,包含绘图识图、机械设计、铸造技能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中级工实训、有色合金熔炼浇注实训、铸造新技术新工艺讲坛、特种铸造工艺工装设计、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因为教学课时充足,教学形式灵活,教学案例源自企业生产实质,甚至可以走进车间现场进行职业教育。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拓展工程伦理教育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辅,学生实作、参观为主,但总是处于课程专业内容的教学范畴,较少涉及责任伦理的教育。其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商品水平、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意识淡薄,工艺耗材选择随便性大,实践结果雷同较多,达不到实践教学预期成效。实践环节穿插工程伦理教育内容具体形式,见表1。
表1 高职铸造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工程伦理教育
■
4、结束语
结合高档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针对高职铸造学生的常识结构、就业职位与实践学时,通过工程伦理讲坛、案例教学、实践课程学习、专题研讨、企业社会热门剖析、国际标准体系介绍等办法将合适铸造专业工程伦理责任融入实践教学当中,采集整理出了合适铸造专业的核心伦理责任教学内容,并从海量伦理责任中提炼出了重点核心伦理责任。深度优化高职铸造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完成了高职铸造学生的工程伦理培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成效反应好,学生参加讨论积极性高,社会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情景当中,各抒己见,既领会到了学习理论常识的乐趣,又深刻理解了铸造专业伦理常识的重要程度,渐渐树立了工程伦理素质,为学生步入就业职位打下了好的基础。
学生走上工作职位后,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水平意识等亦有好的反馈。实践证明,在高职铸造专业拓展工程伦理教育是必要的,且铸造专业社会伦理责任宽泛而复杂,需要进一步不断改变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