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国往事》改编自大卫?阿朗森的自传体小说《流氓》,是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的“美国三部曲”之一。虽然该片当年遭到影评人的恶评,与奥斯卡最好影片奖擦肩而过,票房惨淡,让导演瑟吉欧?莱昂郁郁而终。但该片现在却备受影迷的推崇,影片中的经典桥段,为影迷所津津乐道,更是让不少著名导演为之致敬。整部影片的音乐、服饰道具、演员的精彩演绎、导演手法等都堪称经典。该片演绎了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透视了一个男性的一生,叫人看后嘘唏不已。本文从美学的角度,探讨该片借助各种电影元素所传递的文化感知,人性美丑和根植在影片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观。
1、怀旧情绪里的文化透视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极其珍贵的财富。电影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直彰显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性,成为民族文化一份鲜活的名片。大家赏析一部影片时,除去获得艺术享受外,总能体察到影片所反映的那个社会、那个年代、那个区域的文化特点,那里的生活近况。影片《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给大家展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区域的生活近况。整个影片仿佛就是一幅历史画卷呈目前观众面前。影片开始时,那具备浓郁中国文化气息的戏院,那拖着中国晚清男子发式的长辫,精瘦的老者,那墙上的裸身画像,还有皮影戏、古朴的中式烟灯、烟枪、瓷碗、枕头、灯笼、古时候武士像、横七竖八卧躺着的烟客、叮当的钟鸣背景乐,一下子把观众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一种浓郁的怀旧情怀自然地产生。戏院里的东方面孔、瓜皮帽、高鼻金发、西洋礼帽夹杂在一块,叫人感觉到浓厚的东方中国文化的同时,想到了美国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地方、文化的熔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去了本民族文化里的东西,在那里碰撞交汇。影片主人公Noodles在中国戏院老板的帮忙下逃离侦探的追缉,穿过街道。那破败的街市景象,那暗红色的墙面砖、戛然而过的马车、飘飞的带子、低矮的房屋、白色的烟囱、门口堆放的酒瓶箱子,还有那略带忧伤怀旧的背景音乐,这所有都叫人的思绪飘飞到那个好像已经远去的年代。影片的一些场景还出现了纽约几个地标性的建筑,如布鲁克林大桥、高大的纽约监狱城墙。还有成群的犹太人去教堂祷告,留下Noodles和梦中情人Deborah在那打烊的食肆里约会。每个情景,都叫人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情绪。
影片《美国往事》里面的影视语言、画面、色彩和背景音乐这类艺术元素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感官,给整个影片打造了一种低沉而又淡淡忧伤的情绪。这所有渗透着导演独特的审美体验与艺术追求,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1]西方美学觉得视觉是人的第一感官,达?芬奇称其为“最高贵的感官”,由于“被叫做心灵之窗的双眼,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依赖它才得以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2]。西方美学的鉴赏理论强调读者要有敏锐的审美感知力,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观众仔细品味下来,会有非常深的灵魂触动,至少会体味良久,不可以释怀。
2、黑帮文化里的美国契约精神
美国以契约立国,契约精神是美国的灵魂,美国文化里无处不显示契约的重要程度。美国的契约是全民的契约,全民签署的,每人都享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美国社会更重视人性的本质,不倡导道德却自有道德的约束。契约是美国全民的信仰,实质是民主与平等,幸福与自由。美国的文化本质含有一种浓郁的商业文化,大家以彼此签订的契约为行事准则,尊重契约,信守承诺,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影片《美国往事》里,Noodles和Maxie单独行事,摆脱了当地黑帮老大Bugs的控制,这引起了Bugs的不满,而遭到了Bugs的殴打。面对Bugs的威胁:“You don?蒺t work for you, you don?蒺t work for no one”,Maxie答道:“I don?蒺t like bosses”。这里,本身是对美国自由独立精神的一种宣扬。直至后来,Noodles从狱中出来,他们打劫宝石。Noodles和Maxie对于是为其他人做事还是单干发生过一次争吵,最后Maxie妥协。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也是宣传着某种普世的价值。电影是大众传播媒介,综合着各种艺术收获,可以集中传达出年代和社会的信息,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某种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在车站,当Noodles和Maxie几个兄弟按着手掌,承诺每次赚来的钱,50%作为帮会的基金存下来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契约。后来Maxie背叛了几个兄弟,一个人鲸吞帮会基金。即使他凭借这笔资金努力进步,最后当上了商业部长的职位。然而,这种对当初一同契约的违背,却让他一辈子都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良心遭到了谴责。当他深陷在麻烦之中,邀约Noodles相会,为偿还他对Noodles所欠下的良心债,Maxie让Noodles开枪杀死他,但遭到Noodles的拒绝。整个影片都有一条线贯穿其中,那就是Noodles和几个兄弟之间达成一份契约。为了这份契约,Noodles感觉是自己背叛了Maxie,内心懊悔不已,而浑浑噩噩度过余生。而当Noodles最后发现不是自己背叛了Maxie,而是Maxie背叛了自己时,内心忽然释然了。
贝尔的《艺术论》觉得艺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作品的“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法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起大家的审美情感。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类审美的感人的形式,大家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3]。这份契约一直是影片的一个线索,兄弟之间因为对契约的背叛,让其负罪终生,良心和灵魂遭到谴责。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善与恶,更是感觉到了契约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程度,它是一种无形的道德规范,规约着大家的行为,叫人们自觉地遵守它。 3、精妙的镜头转换,完成大的时间跨度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为建筑学用语,意思是装配、安装、组合。在电影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法。电影的空间和时间的综合性是通过蒙太奇来完成的。蒙太奇是根据特定的创作目的和遵循一系列艺术规则对镜头与镜头、画面与声音进行有机组合的基本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创造出影视作品空间和时间的完整性、统一性,完成对人物、环境和事件的叙述,表达具备内在逻辑的思想和情感,创造出和谐的步伐和风格。[1]
任何一部好的电影一直以导演独特的思维、敏锐的人性洞察力与高超的剪接、演员出彩的演出而收获的。最叫人称道的是电影中的几个大跨度的镜头转换。说是大跨度,是指时间跨度大,镜头转换的巧妙。在车站那个欢迎光临科尼岛的广告牌下,逃离的Noodles踱步到那里,看着广告。这个时候,在那铁栏玻璃门窗里,踱进Noodles一张苍老的脸,进行了一次大时间跨度的镜头转换。拉远镜头,欢迎光临科尼岛的广告牌换成了一个大苹果、高楼林立的大厦和顶端“love”字样的绘图与Noodles那张老去的脸形成映衬,叫人感到时间的张度,韶华易逝、人世沧桑,车站也大变样。老员工换成了一张年轻的面孔,与先前陈旧的老车站相比,有了更现代的气息。这么大的时间跨度转换在一个车站的空间里完成,自然而又精巧,导演构思何其完美!同样的肥仔家餐馆,一样的卫生间里,老年的Noodles踩在卫生间盖上,透过那个熟知的窥视孔,看到了少年年代的Deborah(德博拉)在堆放面粉的仓库里翩翩起舞的场景,透过Deborah略带蔑视的目光,那个窥视口中苍老的双眼变成了少年Noodles的双眼,整个场景一下子切换到Noodles少年年代的那段历程,自然而又真切,这是老年Noodles的睹物追思,顿时平添了一种忧伤。当然,影片还出现了好多次这种时间跨度大的镜头来回转换。镜头和镜头之间的衔接,或托物转换,如电话铃声、飞盘、手提箱、主人公的微笑;或借思绪转换,睹物思人思事。这类衔接都是导演的构思,如一根红线把一个个零落的珠子串接起来,正是通过这类巧妙衔接把每个片段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4、借助所有电影元素,烘托塑造人物
出色的电影,一直具备独创的艺术性,这种革新是导演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追求。导演调用所有的影视语言来塑造一个具备感染力的人物形象,通过所有的艺术手法,叫人物的心理线索、情感线索贯穿整个影片。电影《美国往事》通过主角Noodles深切的懊悔情感,回忆了他在黑社会的成长历程。导演用了不少电影元素来表现Noodles因自己背叛朋友,而深陷一种没办法自拔的情绪中,蹉跎余生。在一个中国皮影戏馆里,Noodles吸食鸦片后游离的目光,看着报纸上登载几个同伙的死讯, 忽然,一阵急促而飘忽的电话铃声响起,惊醒的Noodles无神的目光看着煤油灯。在那影影绰绰的灯光里,镜头由近及远,拉回到那个冰冷的雨夜,三具死去同伙的尸体摆在地上,附近散落着一地的箱子,大量的警察在整理着凌乱的现场。Noodles打着雨伞,躲在人群中努力地辨认着摆在地上,已经烧焦的面目全非的三个兄弟。神秘的电话铃声像诡魅一样忽远忽近地第三响起,镜头一下子切换到一个禁酒令撤销的狂欢派对。Maxie转身举杯向他的情妇示意,连续闪过情妇和Maxie对视的目光,与看着Noodles在电话铃声中走向办公室拨打那个向警察告密的电话。如幽灵般的电话铃声一直贯穿着整个过程,好像也一直回荡在Noodles的脑海中。叫人感觉,电话铃声一直纠缠着Noodles的后半生,让他感觉到刺耳的惊心,懊悔之心更是跃然而出。镜头又由电话铃声切换到Noodles被铃声惊醒,两个侦探推门而入,搜寻Noodles。而Noodles在老板的帮忙下逃离。这个过程中,电话就是一个若隐若现的线把每个情节链接起来,浑然一体。又昭示Noodles自己拨打的告密电话如鬼魅缠身,深深的忏悔相伴余生,让其不可以自拔。
在影片中,几个大时间跨度的片段转换,镜头的衔接主如果通过Noodles对死去朋友的深切思念完成的。影片的背景音乐、暗灰的场景格调都和人物的心理契合在一块。淡淡忧伤的背景音乐无疑是整个影片的一个闪光点,配合着整部影片的基调,渲染着人物的情绪,也感染到了观众。音乐是一种最细腻、最直接、最丰富的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所以,抒情也是音乐在影视艺术中最突出的功能,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总是在人物感情世界发生剧烈变化或者剧中情节或许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时用音乐来渲染、强化感情力量。影片《美国往事》中使用的大都是一种舒缓的、感性的音乐。如一个老人在讲述我们的往事,带有深深的怀念、淡淡的忧伤情怀。整部影片画面和音乐相互契合,相互依存。影片中的音乐是对场面中环境和人物心理的烘托,增强了人物的感染力,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审美造型方法。在影片《美国往事》中,忧伤是主角Noodles一直没办法排解的一种情绪,更让观众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人物的命和情感交错让观众没办法释怀,影片讲述的是Noodles的一生,却好像又是所有男性的生活写照。大家一直留恋逝去的时光和不变的友谊。影片的背景音乐增添了人物的悲剧感,塑造了悲剧的人物形象。
5、结 语
《美国往事》是一部伟大的影片。谚语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这部影片正好印证了这句话。好影片必然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后一定为观众所推崇备至。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收获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命一直捉弄人,过去遭到媒体恶评,票房惨败,让投资人血本无归,导演因此郁郁而终的电影《美国往事》,却是一场绝佳的视觉盛宴,让观众灵魂触动,领会生活,久久不可以释怀。好莱坞影星罗伯特?德尼罗对影片人物Noodles的成功塑造,无疑增添了影片的魔力。